大家好,我是大胆。因为最近实在是太忙了,精力有限,所以很久没有更新文章。对于公众号来说,没有稳定的文章更新肯定是不利发展的。但是对于读者朋友们来说,我有更多的时间构思想要表达的内容,对此,真正喜欢和支持我的朋友们可能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继续所谓的“大师培训营”。既然这么打出来的名头,当然不能半途而废。之前的文章呢,我们主要在阐述大师是如何将理念与场地结合起来,去挖掘场所精神的。虽然我来来回回的强调,设计师的价值体系很重要,重要到是一个设计师的灵魂。但是我估计大家依然最关心的是“手法”。大家总是觉得巧妙的手法可以将场地更好的表现。比如很多设计师对于没有内涵却有形式的参数化有着说不清的情感。其实我只能说,工具是个好东西,但真正的好东西是脑子。当然,我也不会否了大家的要求,接下来会将理念和手法结合,借行业内的初学者都会看的一本书来命名——从概念到形式。另外,有几个读者在后台留言,认为文章太短了,可以多写一些。也有朋友觉得我对于一些设计作品的判断依据也许有些太主观。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和留言,其实我也是在不停的发文中去尝试公众号的定位和方向。既然有一些专业的朋友来看,我有一些文章可能也要专业一些。不过你们别拿去发论文哦,因为接下来的是我之前就发表过的东西,查重率可能会很高哦。------------------------------------------------
这是建筑师桢文彦和景观设计师三谷徹的作品——风之丘火葬场建筑及外部景观。从这个鸟瞰图得到的信息来看,大家觉不觉有点奇怪。这么大的场地,好像不太像火葬场的轴线纪念性景观。也不太像一般附属绿地的自然式结构景观。(我猜测你们大多数人拿到一个火葬场的项目,都会这么干吧?)它的主要场地是一个椭圆形,一个在景观项目中出现的不太多的形状。里面还有几条从头贯穿到尾的直线。设计师到底想要做什么?
景观设计师要处理是外面这个附属绿地。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绿地和建筑的关系,景观怎么为人们提供一个符合场所气质的户外空间。
项目模型
漏出来了一点点东倒西歪的部分,看起来也不太像一个建筑,却像一个遗迹。
不错,这正是景观设计师想要的效果。他想把这个地方做成一个遗迹。这是他本人对这个项目的阐述。所以用了椭圆,其实原来更想用圆形的。因为场地限制所以妥协了一些。因为这个比较完整的形状很有仪式感,容易让人联想到祭祀这类的古代活动?你到网上查这个项目,也就是这些语句和材料了。还有一点就是用这样的形态使得场地和自然结合的更加紧密之类的。这就完了?大家看懂这个项目表达了什么内容没有?设计师在阐述自己项目的时候,他是要考虑听众的。对于甲方、设计师、路人,他的表述方式是不可能一样的。不要人说啥你都信了。即使是在讲座里,他也要考虑怎么说的让大家不会觉得这是一次教学事故。所以今天我带大家把作为设计师希望听到的干货抽离出来。因为这个项目和我长期以来要表达的理念有很大联系。1 设计理念分析:设计师除了要做一个遗迹一样的东西,他还想做什么?为什么?根据我找到的材料来看,设计师的想法很简单,但这想法背后却是大量的积累和对文化的理解。
日本是一个东方文化的国家,他们对于生死的理解,和我们是比较像的。园林文化这事,其实就是人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对于自然和人关系的理解,其中当然也包括生死问题。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中西方有一些区别。是东方的连续性自然观和西方断裂性自然观的不同。东方的自然观为连续性自然观,意思是人和自然是有机一体的,西方则是服从于一个绝对精神,比如上帝。这个事我下次专门开一篇文章结合案例详细说吧。现在先说这个结论——东方人回归纯粹的自然是合理的,也必须回归自然。那么,现在的重点是自然究竟是什么?不知道各位搞园林搞景观的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同文化理解的自然是有区别的。西方纯粹的自然,叫野地。离人近一点的自然,叫牧场。再近一点的叫公园。东方纯粹的自然,叫天地。离人近一点的自然,叫山水。再近一点的叫园林。好,回归正题。日本人要回归的自然是什么?记得我上次说的乡愁么?日本人对于自然的乡愁,据设计师三谷先生所说,是地平线上连绵的绿色丘陵。(各位可以自行发散,你乡愁里的自然是什么,即使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山水,那也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要设计师思考的地方)注意地平线上连绵的绿色丘陵,这样的表达。地平线其实涵盖的是远处的天与地,连绵的绿色丘陵是日本人习以为常的故里。网上看到一句话形容这个场所,我觉得很合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好,我们总结一下,设计师想要营造一个宁静的,可以与居民故里的自然景观沟通的自然空间。这就是设计师基于场地性质和文化背景所得出的设计条件。这是在这个场地和文化下的价值取向。不知道各位拿到这个场地要表达的价值取向是啥?回归正题,单纯看平面,谁能看得出来设计师要做啥呢?
大师都不是一拍脑袋就做设计的。设计师在考察场地的时候了解到下面这个图里他想要的东西。
对,就是这个项目南侧的地平线——八面山。这就是设计师所说的日本人所喜欢的故乡景观。
不好意思,实在找不到设计师本人拍的场地景观照片。用上面这张图代替,效果稍微差一些,不过东西都表达了。如果侵权就删除。
一个不到一百米的场地,看起来还是一个大平地,把几公里外的山引进来的。仔细看看地图,其实在山和场地中间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建筑,大概是一个村镇的数量。但是设计师把这些都消隐掉了。而且用的手法非常的隐蔽。(注意,照片里的远山会很小,实际场地的空间感受会比较大)实际上,这个场地不是平的。只是看起来平而已,这就是设计师的手法了。其实大概是这样的,我建了个简单的模型。
模型比较草,但是大概能说明问题吧。这个椭圆,其实是一个碗的形态,中间是凹下去的,周围一圈是高的。坡度很小,百分5-百分10左右(我估计只有百分5左右),对于自然的地形来说,这不算陡。
上图是一个示意图,斜坡坡度、建筑高度、山的海拔,不同的场地都有可以变化。红色的箭头是视线,很显然,视线被一个简单的斜坡引导,跨过了中间的建筑,直达远处的山。
其实手法很简单,但是效果很神奇,用了一个空荡荡的坡,把远处的山借进来了。这里再补充一点细节,免的你们怪我说不清楚。注意,百分5的坡,也就是差不多刚刚能让人察觉出来的坡度,对于人的空间围合感影响不大。只要场地足够大,这种坡度不去注意也不好察觉出来。假设人的眼睛高度在1.5m左右,百分5的坡度,只要30米宽的场地就可以卡住人平视的视线了。而这个坡后的距离越远,那可以卡掉的障碍物就可以越高。所以至于八公里外的山和场地中间的那些建筑,其实很容易就可以被全部卡掉。设计师控制坡度,留出了山。这样的借景留下的是近景的坡和远景的山,中景全部被干掉了。这里设计师用了一些植物填充中景。整个画面也没有被割裂。这也造成一个错觉——这个场地似乎是从山那里延续过来的。这样的空间感和自然就很完美的融合了。对有一定设计经验的设计师来说,借个远山的手法,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我们传统园林里本来就有很多借远山,借远塔的案例。但是我们传统园林从来不会用一个空地去借。
我们看日本园林的时候,不管是枯山水还是回游式庭院,它经常在观景的位置前,有一段空着的草坪空间。里面没有大型植物、没有铺装,就是空着的。
这大概是和日本传统哲学禅宗有关。他们讲究空。就是几乎什么都没有。这在景观空间上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它会拉开观赏者和景观的距离,让人好像隔着什么东西去观赏,像橱窗里的一幅画。这样观赏者会不自觉地认真起来,更容易感到其中的内容。空的这一段,也可以把人的纷乱的思绪先空出来。然后再欣赏后面的自然景观。比如日本人在尝不同口味的寿司前,要先吃一块薄薄的姜片。这是为了洗口。就是把嘴里的之前的味道洗掉,这样才装的下别的味道,更好的品尝料理。比如我还听过这样一个例子,法国设计师去日本参观园林,匆匆下了飞机就被接到园林里。行程着急,抓紧时间考察啊。结果被里面的方丈拖住,要求他们用毛笔练书法,什么时候练的有点那么回事了,什么时候带他们去看园子。这是为了让他们的思绪空下来,再去看。后来法国设计师团队回忆起来,对那次的考察印象很深,也对日本园林有了更多的感触,收获满满。看起来很玄乎对不对?我一开始也是不信的。后来有一次我在日本考察。不巧和人吵了一架。心情郁闷,巧的是宾馆里有一个回游式庭院,前面正是标准的空了一块草地。我坐下看外面的园子的时候,突然烦躁的心情一扫而空,一下就宁静下来。当时就感觉到一个词——“peace”。不要太神奇有没有?三谷徹在讲座的时候提到,这个手法叫做“间”。我理解为间隔。(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应该是这么写)
风之丘是用日本的手法,借了日本的乡愁,回归了日本的自然。
看看这些图是不是有点答案,因为圆比较容易强调出领域感,而且对于远处的自然来说,地上大面积的圆有一定的框景作用。
很多人觉得框景是用一个框把要展示的画面框住?我觉得也不见得只有这样的方法。我认为,空间感的产生,除了你眼睛直接看到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你的“眼角余光”。科学的说,你的眼睛余光其实并不是你完全看到的内容,而是在你脑子里自动补全的对于外部环境的内容。说起来很玄乎,但是这是科学,我不多解释,你们自己查去。大家可以这样理解,余光框出了一个你所见到的内容。余光起到一个框景的作用。假如你可以让你的大脑觉得在余光的区域,存在框景的内容,那就是框景了。因为框景的作用是限定观赏空间,你的余光一样能做到,甚至相反过来,你的余光还能做到延伸空间。让你觉得你看到的空间特别的大。所以余光对于空间体验其实很重要,这也是我常常在表达效果图的时候希望用广角来展示。废话太多,回归正题。地上的椭圆的白色路径很突兀。让你的眼角余光不得不注意到它。但是因为他没法用一个眼神全部概括,所以你的眼睛里总是有他不全的身影,而你的余光里总是默认了他限定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坡。再通过视线引导,这个空间里多了大树和远山。当然,圆很像一个遗迹所要表达的东西。不过我觉得这样说给设计师听,稍微有些糊弄,还是从空间上来阐释比较好吧。总结一下这个项目,设计师用“间”的手法引了山,并且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叠加去强调出他的这个目的。其实最终想要的效果就是沟通自然的空间。说起来很简单是不是?其实用了多少东西?各位,园林行业很难的。可惜能看懂的人不多。说实话,我不看那么多材料,也很难这样和大家说。所以大师说在外面的话,忽悠人的居多,真正核心的竞争力,哪会拿出来到处教啊。就算他肯说,我们也未必听得懂啊。园林不是安排条路,堆个地形,种点树就完事了各位。也不是挖个坑做个雨水花园就解决全部问题了各位。对了,补充一下,三谷先生做的这个椭圆里面的直线,是汀步,汀步下面是排水沟。他是解决了蓄水的问题的。但是他真的不是想做一个下凹绿地或者雨水花园哦!其实本来这篇文章打算收钱的,因为前几天收到微信公众号平台通知,我可以使用收费文章这个功能了。想着要不让大家知识付费一下吧。但是后来觉得,也许你们也不太认可知识,那我岂不是适得其反。所以这次多写一些,把野路子的学术感做到底。如果大家觉得可以的话,在下回的文章中我再收费,相当于两篇收一次了。我们刚刚说了一个案例,从设计理念到具体的手法。其实这是对于地面处理的手法。三谷先生称之为地景。怎么说呢,这应该是几十年前流行过的大地艺术,或者大地景观。简单介绍一下就是在大地上做雕刻,作出一些纹路,地形什么的。但是现代景观慢慢发展,给了它新的功能,比如借景。原来在大地上做雕塑,大地是主角。现在利用这个概念,把大地变成配角,把主角突出出来。这也算是结合文化所做的新贡献了吧。之前说到的地平线,其实在世界上因地平线的概念出名的设计师应该是法国的高哈汝。他的设计理念就是地平线——他认为地平线不断的延续,能够将其中所有的景观元素组成一个联盟,比如植物、山丘、建筑、街道,等等。好,那么我想问问大家,假如你现在基于这个地平线的理念,大家在做设计的时候,应该关心什么不一样的景观问题呢?没有也没关系,我来说。总之高哈汝关心的是“红线外”的景观。但是红线外的景观是不可控的,场地里的景观需要和外面去结合。于是,进一步就可以推出属于这个场地本来所应该呈现的景观风貌。这个风貌应该是和整体所属的区域相统一的。并且在场地中,设计师肯定还是希望人能够感受到这个地平线延续组成的“景观联盟”。
日尔兰德公园
大家从图例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因为地平线的延续而带来的城市天际线。
这就是设计师想要表现的空间和风貌。
从手法来说,透景线!透景线!透景线!很重要。
说到手法,有的人肯定要问我,诶,这不是日本的“间”吗?别贱别较劲啊。
在西方,草坪不完全算是空的。他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场地。所以还是有些差别的,而且西方人可不喜欢看远山,他们更喜欢看城市。这是断裂性自然观带来的本性。
看看有机会的话下期慢慢说吧。今天的这些问题和论点,够你们写几篇论文了。你们慢慢消化,等我有时间再下一期吧。
关注、转发、点赞、在看都是最大的支持!
转载注明原创